日本人的素质,国民性不需要我多说,但凡来过的,多半都知道。

我想说的是,日本的“不爱国主义教育”。

什么是“不爱国主义教育”

首先,从日本幼儿园到小学,到中学、高中,到大学,“爱国”都是个明令禁止的口号。

其次,不能向学生灌输任何政治观点,甚至连“为了国家”这几个字,都被严禁出现在任何教科书中。

最后,学校甚至不能强迫学生齐唱国歌,因为违宪。

前阵子,还有几个学校老师因拒绝唱国歌时必须起立,而被学校批评、处罚。

随后,不满学校态度的几个老师,联名把学校给告了……而且,告到最后,竟然还告赢了…

东京最高法院:强迫教职员唱国歌起立,侵犯了公民的良心自由

想象一下,如果在我国,有人胆敢唱国歌时候不起立,不用打官司,网民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吧……?

然而,就是这么“不爱国主义”的教育之下,诞生了一代又一代对日本、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无比珍惜、热爱的日本人。

为什么在“不爱国主义”的教育之下,反而收获了民众发自内心的爱?

其实道理很简单。

你想让未成年人理解国家、民族,这并不容易。

就算用填鸭式教育,把这些东西硬塞给孩子,他们记住的也只是抽象的、模糊的概念。

但是,你让想让未成年人理解遮天蔽日的雾霾,和蓝天碧水,哪个好哪个坏,这就太容易了。

日本的初中,每个月都有社会实践课,社会实践课是干什么呢?

到垃圾处理中心看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。

到环境资源中心,看各种可回收垃圾,如何从一堆垃圾变成一张张洁白的纸张或者其他生活用具。

到日本随处可见的自然保护区,看工作人员如何殚精竭虑的维护那些长了百年的树木,以及这样做的目的。

……

总之,绝大多数都和自然环境有关。

除此之外,对日本孩子来说,最大的幸运,莫过于他们有个叫“中国”的邻居。

为什么说他们幸运?

因为每年中国都会现身说法,用遮天蔽日的雾霾,告诉日本的孩子们,不爱惜自己生存环境的后果。

就像我上面说的,你让孩子理解国家和民族,这很难。

但是,让他们区分雾霾和蓝天谁好谁坏,这就太容易了。

于是,在丝毫没有“爱国”口号的日本,诞生了这世界上最爱自己身边的环境、自己生存的土地的国民。

为什么日本学校实行“不爱国主义教育”

日本的近代发展史与中国正好相反,因此,中国人认为天经地义的“爱国教育”,在日本的处境也显得完全不同。日本实行的是“不爱国主义教育”。

那么,日本是否真的就没有“爱国教育”了呢?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尽管日本失去形式上的“爱国教育”,但实质上的“爱国教育”是存在的。

所谓形式上的“爱国教育”,想必大家都知道的:喊爱国口号、背诵爱国句子、学习爱国文章,宣誓要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保卫国家,时刻记住“我是X国人”,等等这些,都属于“形式爱国教育”。而“实质爱国教育”,是指什么呢?

日本的初中,每个月都有社会实践课。

有时候学校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超市参观,在超市里,孩子们知道了食品的进货渠道、食品的品质保鲜规定、过期食品的废弃处理等等,孩子们由此知道:自己所在社区超市贩卖的食品,是安全的、让人放心的。

学校老师则组织孩子们去了本市的垃圾处理场。在垃圾处理场可以看各种可回收垃圾,如何从一堆垃圾变成一张张洁白的纸张或者其他生活用具。

有时候学校老师组织孩子们去的是本市的净水场。让小朋友们参观完整套净水流程,孩子们由此知道:这儿的水,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的,是可以放心饮用的安全净水。

……

总之,绝大多数都和自然环境有关。

什么是“实质的爱国教育”呢?从社会课所学到的东西,就是“实质的爱国教育”。

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家里所购买的食品是安全的、自己家里所饮用的水是放心的。还有正确的扔垃圾,所保护的不仅仅是地球,更重要的,是保护了自己所拥有的整洁的居住环境。

这种从孩子们日常生活入手的、有关衣食住行的社会教育,才是真正的“爱国教育”。正所谓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爱国教育也是如此:先懂得爱自己、爱家人,然后懂得爱自己所居住的社区、爱身边的环境和一草一木,最后才有可能将爱扩展到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。

于是,在丝毫没有“爱国”口号的日本,诞生了这世界上最爱自己身边的环境、自己生存的土地的国民。